网络诈骗究竟该如何定罪以及量刑标准
近日新闻摘要:重拳治理!工信部拦截涉诈电话7.3亿次,短信15.5亿条
5月13日从工信部获悉,该部正在深入推进“断卡行动”,通过重拳出击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行为。据透露,2020年以来国内信息通信行业发挥技术手段作用,持续加大电话卡治理力度,已累计拦截涉诈电话7.3亿次、短信15.5亿条。
可以说,此次的拦截涉诈电话、短信行动,国内再一次升级了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行为!!
据介绍,从5月13日起,信息通信行业要突出源头治理与综合治理,全面构建行业反诈工作体系。具体来说,要构建起全国一体化的技术防控体系,强化电话卡、物联网卡等重点业务风险整治,从根源上堵住行业问题漏洞,并进一步提升大数据涉诈线索分析能力。
此次最新的“断卡行动”升级中包括了建立完善“二次实人认证”、快速停复机协同工作机制;强化异常卡监测发现,着力清理整顿“睡眠卡”、“静默卡”、“一证多卡”、虚拟运营商存量卡等高风险号卡;加大对涉诈互联网账号及网上涉诈信息的关联处置力度。
此时,随着断卡行动的层层深入打击,网络诈骗犯同时也面临着分分钟被抓捕归案的风险。一边是被巨额的金钱诱惑所吸引,一边是面临被判刑的风险!网络诈骗犯们也陷入了深深地焦虑矛盾之中。。。。。
今日,小编就为大家来深入解读一下关于网络诈骗犯罪究竟该如何定罪和量刑呢?
诈骗犯罪究竟该如何认定?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法律规定,网络诈骗是可以归属到诈骗罪的,因此网络诈骗的金额只要达到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公安机关就会对其进行刑事立案侦查了。
一、诈骗罪的量刑标准
1、诈骗价值6000元不满10万元(电信诈骗3000元不满3万元)为“数额较大”,应予立案追诉,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2、诈骗价值10万元(电信诈骗3万元)不满50万元为“数额巨大”,或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诈骗价值50万元以上为“数额特别巨大”,或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以数额巨大“10万元”(电信诈骗3万元)的财物为目标的,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电信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其他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发送诈骗信息5000条以上的,或者拨打诈骗电话五百500人次以上的;
在互联网上发布诈骗信息,页面浏览量累计5000次以上的。
具有上述情形,数量达到相应标准10倍以上的,属于“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二、网络诈骗罪——从犯罪量刑标准
1、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1996年12月16日)的规定: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是认定诈骗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情节。
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应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
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挥霍诈骗的财物,致使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
使用诈骗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曾因诈骗受过刑事处罚的;
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案例1:
2020年下半年,某B因一时贪念帮助违法犯罪份子进行洗钱(金额50w),并承诺给他5000好处费,B便把犯罪分子介绍给B的哥哥,但是事情没有办成,B便离开了,也没有从中获利一分钱,后续的事情也不知道,在2021年2月被警方抓捕,罪名是涉嫌诈骗,2021年3月被取保候审(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期,不治发生社会危害),现在被当地警方传唤(办理检察院的取保)。
B也想知道这样的情况会怎么量刑,会被判处实刑吗?很严重吗?
小编因此也咨询了法律专业人士,B某的情况属于从犯。
首先,从犯是可以从轻、减轻处罚的,但是他的获利并不是判断他的量刑的首要标准,首要标准是他的诈骗数额是多少,比如在杭州,如果电信诈骗数额超过50万,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就将在十年以上量刑。
如果B某的诈骗数额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即便因为从犯可以从轻、减轻,取保可能性也不大,还是要看有没有其他情节。
当然,如果他的诈骗数额较小,跟获利差不多(当然这种可能性比较小),那么主犯在三到十年量刑的话,他作为从犯是有可能在三年以下量刑的,也就是说有可能取保。
由此可见,如果犯诈骗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形的是可以取保候审的。
那么主犯和从犯该如何认定呢?
在共同犯罪中,根据作用大小分类,可将犯罪分子分为主犯、从犯。
根据分工对犯罪分子进行分类的方式通常有两种:
第一种是三分法,把共同犯罪中的犯罪分子分为正犯、教唆犯、帮助犯。
第二种是四分法,把共同犯罪中的犯罪分子分为组织犯、实行犯、教唆犯、帮助犯。
综合三分法、四分法可知,正犯包括组织犯、实行犯。
如果是组织犯,必定是主犯;如果是实行犯,则未必了。
实行犯也有主次之分,起主要作用的实行犯,是主犯;起次要作用的实行犯,也是从犯。
最后,小编还是要提醒一些在海外从事网络诈骗犯罪的人员,随着国内反诈行动的不断打击之下,未来从事网络诈骗犯罪将更加困难重重!且行且谨慎!!